-
【万山区招商】2020年万山镇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6月13日在万山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万山镇人民政府镇长潘劲松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总结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协力齐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脱贫攻坚摆在头等重要位置,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立足镇情、狠抓落实,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奋力开创大美万山建设新局面。 (一)聚焦实体,调优结构,经济实力获得新提升。全年实现财政收入8348万元,达全年目标任务(6700万元)的124.59%。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0.97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3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20%。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5亿元,其中:外商投资450万美元,实现了外资新突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个。 (二)聚焦攻坚,强化力度,三大战役取得新成效。一是风险防范更加严密。加强国有资产、资金管理,顺利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逐步盘活已撤并小学闲置资产。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民间借贷、传销等违法违规金融行为。扎实开展“铸安”行动,安全生产形式稳定。二是脱贫攻坚精准发力。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以脱贫攻坚四季攻势为抓手,持续开展“干部大走访、问题大排查、措施大落实、质量大提升”活动,扎实推进“三精准”、“三落实”。积极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2019年建档贫困户自种自养产业达标220户,申报资产收益19.15万元;2016-2018年投资新建的7个产业扶贫项目运营正常,获得收益36.11万元;2019年在闸山和长冲村新建2个电商综合服务点,全年销售农产品800多万元;投资130万元建设310KW村集体光伏电站,发电收入11.5万元;投资862万元的万山镇安凹旅游扶贫项目、乡创民艺体验工坊传统手作创作基地已经竣工;发放小额信贷分红53.72万元;新农合参合费用代缴49.92万元。安排公益性岗位223人;落实“雨露计划”资助96人;帮助1022名贫困人口落实农村低保政策,254人落实特困供养政策。三是污染防治持续发力。加强对工业企业废气污水整治,督促企业完善扬尘污染防治设施。严禁违法采沙洗砂、乱堆乱建等污染水源行为,查扣盗采设备3套,关闭非法洗砂厂3家、非法石料加工厂3家。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水源地保护,开展白石天河流域环境治理,拆除了果园山水库禁养区内所有养殖场,完成工业园区创业大道、仁爱路、经二路、经三路污水管网、燃气管网规划建设。 (三)聚焦振兴,夯实发展,“三农”发展再上新台阶。率先在全县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实施常态化管理。将全镇村庄按照一般整治村、重点整治村、示范整治村开展分类整治。全镇启动了70个自然村庄“五清”整治,完成了66个自然村庄考核验收。卅埠的河湾中心村和长冲的“河东样板”迎接了全市美丽乡村现场会的大检阅。15万株月季和6000余棵杏树,让长冲谷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了四季花开的“杏花谷”和“月季园”。长冲村被评定为省级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丁瓦和古垱2个2019年省级中心村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扎实发展“510”产业,新增和改造茶园面积1600亩,新建廿埠村和岳庙村2个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基地,核心示范面积2000亩,辐射面积2万亩。长冲谷田园综合体更是被列入合肥市首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云里安凹”民宿于11月15日正式营业,含12个民宿客房及功能房组团,能同时满足60人住宿,100人餐饮及会务,成为我镇首个集民宿、餐饮、休闲、会务、全息自然农法耕作、农产品深加工(销售)和旅游纪念品开发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民宿区内建设了庐江县十里长冲电商扶贫中心,线下有实体展销馆、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将农特产品进行品牌包装和销售,尤其侧重代销全镇贫困户生产的农产品,吸纳贫困户就近稳定就业,带动贫困户持续增加收入。同时通过扶贫项目建设和运营,每年向长冲、闸山等村支付不少于55万元的固定收益,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四)聚焦“平安建设”,筑牢体系,和谐稳定迈出新步伐。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核查上级交办线索2件。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吴礼亭同志荣获“第五届庐江县道德模范提名奖”。进一步规范镇村综治信访阵地建设,2019年共化解各类赴京、省、市访6起,办理办结群众来访31件,事事有回音,件件能落实,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和涉稳风险。强化战斗式巡逻,加强防电信诈骗宣传,切实压降多发性侵财案件和四类可防性案件,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圆满完成县政府下达征兵任务13人,为国家输送优良兵员。 (五)聚焦共享,优化服务,社会保障赢得新改善。全面落实优抚定补、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政策,全镇享受特困供养375人,农村低保1127人,共发放农村低保、五保、优抚定补、残补、残护等各项资金1049万元。城乡居民参保18296人,占全年任务的101.7%,人均缴费374.43元。新建村级卫生室3所、改扩建7所,公益性公墓、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启动。同时支持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工作,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抓实优抚安置、双拥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组织开展工作,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 (六)聚焦目标,高位推进,重点项目开创新局面。全力以赴,推进22项大建设工程。全面完成站前广场87.8亩征地、19户房屋拆迁工作。岳武高速、站前大道、移湖西路桥累计迁移坟冢1236座、征地1268.5亩,绝大部分的线内拆迁户已完成拆迁。引江济淮工程基本完成征迁扫尾。其余各项重点工程有序推进。总投资4809万元完成48条畅通工程道路共计33公里。期间,没有发生一起违法违纪案件,没有发生一起越级、集体访事件,全镇干部讲政治、顾大局,不畏困难,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大建设任务。一年多来,我们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和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一年多来,我们持之以恒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三个以案”专题警示教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推进。我们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各位代表!一年多来,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定向的结果,是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方针政策和省市县决策部署的结果,是镇党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体镇村干部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是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各条战线、各界人士信任、支持的结果,凝聚了全镇人民的努力、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万山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正视我镇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一是工业发展缺少新的增长点,尤其是做大做强磁电产业,受到经济形势以及土地、环保、人才引进、劳动力等因素影响制约,发展不快、大项目难落户。二是旅游作为主导产业还不强。景区项目建设、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还亟待提档升级。农旅结合还处于起步阶段。镇级财力还比较薄弱,自身造血功能不足,一些急需干、想干的项目,受资金限制,无法落地。三是大建设安置房建设规划审批、土地报批程序复杂,安置房开工建设滞后,群众不能及时得到安置。大建设项目对道路、水系破坏影响较为严重,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四是农业基础薄弱,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缓慢,乡村振兴尚在探索之中,人居环境整治没有形成长效管护机制。五是干部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干部的思想认识、能力水平、担当精神还不能适应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跨越赶超干劲还需进一步激发。 二、2020年工作谋划新年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四早”和“三防三查三加强”工作要求,加强统一指挥,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持科学防控与精准防控,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一是织密网格,地毯式排查。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级网格“防疫网”,进行地毯式滚动排查,摸排湖北返乡(包括武汉)202人,镇村随访5656人次,摸排涉湖北人员240人,万山籍在境外人员49人;二是千方百计,筹措物资。筹得口罩4万余只,高浓度消毒水1300余升,防护服50套,切实做好一线医护人员、摸排人员、值守人员安全防护。三是创新载体,强化宣传。出动宣传车20余辆,流动小喇叭400余个,悬挂横幅200余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5万份,推送防疫知识34期47篇,宣传人口全覆盖、无死角,不断提升居民自我防护意识,指导群众居家防疫。四是注重预防,加强管理。联合关停各类经营场所,取消预约聚餐四千余桌。五是外防输入,管控升级。实施交通管控,15人24小时坚守在2个交通卡口;实行小区(村庄)封闭管理,镇干包村(社区),抽调镇村工作人员243人、筑牢防疫安全线,100余名党员、大学生志愿者自发参与到防控中来。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抓好春耕生产,灵活安排企业复工复产和学校复学复课,目前企业复工达产形势喜人,学校复学复课平稳有序。接下来我们要着力抓好的以下几个重点: (一)强基础、有规划,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继续落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把握好“一村一品、因地制宜、群众支持”三个要求,扎实推进,抓实抓细,抓出精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丁瓦、古垱两个省级中心村,完善服务功能,提升管理水平。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长冲谷沿线民宿集聚带的目标任务,加快乡村民宿集聚。安凹二期项目正在推进,同时在卅埠村流转350亩农田、山地和茶地,进行有机农业生产和四季花海打造,拓展农耕体验项目;南山云起民宿项目二地块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现已完成基础施工,预计年底前正式开业。我们将以云里安凹、南山云起项目为引领,在孔大洼、薛洼、吕庄、洼里等自然村探索空心村收储流转模式,加大招商力度,打造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的民宿精品,把长冲谷建设成环境优美、功能完善、产业集聚、文明和谐的金牌旅游线。加大旅游品牌创建力度,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导农企解放思想,利用好“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把长冲的有机茶,闸山的蓝莓、水关的葡萄、永桥的草莓、卅埠的金丝皇菊等打造成“品种优、品牌响”的驰名旅游农产品。有序推进柳店、马店、岗头、南元“五化两改”整治,并启动何庄、竹元、安洼、堰洼等8个村庄的“五化两改”整治,同时高品质完成本年度40个“五清一改”村庄整治任务。严格按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考核办法,实行全年全域全面禁烧。加大农村改厕、危房改造整改力度,切实提升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质量。 (二)调结构、促改革,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一是盘活存量、做大增量。加快推进东银汽配等已签在建项目工作进度,争取早开工、早投产,早发挥效应。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解决好安徽汀阳、上品门业、俊安装饰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问题。鼓励金河电子发展“音王子”自主品牌,创新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筹建电子商务孵化基地。抓好科技创新,鼓励大地熊争取更多科技创新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重点支持的盘子,目前安徽大地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已经过会,这在我镇乃至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二是招大商、实招商。优化招商引资体制机制,瞄准万山磁性材料和粉末陶瓷两“ci”产业,实施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组织好客商洽谈会、经济论坛、以及“中国磁性材料企业论坛”等重大招商活动。三是抓好园区建设,适时启动文昌路西延和高铁连接线工程,打通工业园区“输血主动脉”,鼓励尹昭工贸与业内领先企业合作,发挥资源优势,引进懂技术、懂管理的专业化团队,建设省级环保型金属表面处理园区。 (三)抓调度、强保障,进一步推动项目建设。抓好引江济淮拆迁扫尾,加快岳武高速、合安高速“四改八”、合安高铁和二军路镇区段升级改造等重点工程配套服务工作,完成岳武高速、站前大道下剩房屋拆迁任务,推进文昌西路桥、新二军路桥、马院桥、周瑜大道桥、世纪大道桥、北纬二路桥、文昌西路桥以及移湖西路等5条合安高铁涉铁段道路共计征地368.32亩,拆迁125户、迁移坟冢59座的任务,确保重点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大力推进安置房建设:杨庄新村要完成1#-7#楼主体及配套室外工程,闸山新村完成1#-21#住宅楼、商业及办公用房主体结构1-3层施工,庞院安置点(一期)完成四栋13-15层主体施工,永桥安置点(一期)完成1#-3#住宅楼主体施工,岳庙安置点完成1#-26#住宅楼、商业及办公用房主体结构1-2层施工,万金山社区中心安置房(SZ1、SZ2)完成主体结构1-3层施工。完成庞院安置点(二期)和永桥安置点(二期)前期招标手续,争取年内启动施工招标。聚力推进国土整治。严厉打击“两非”,对非法开采和违章建设零容忍,创造安定和谐的大建设环境。全面完成国土整治下剩任务。同时,以国土整治项目区为平台,持续推进现代农业“510”产业提升提质工程。聚力推动城镇建设。加快医疗综合体和幼儿园建设,加快推进闸口河、长冲河小流域治理,完成河道清淤疏浚,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集镇污水管网延伸全覆盖、果园山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建设等项目,共计投资1.5亿元。抓好堰洼路、冷水关路、福岭路、舒庐干渠埂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加快实施道路绿化、注重道路管护。 (四)保平安、增福祉,进一步推动民生改善。着力解决好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帮扶措施,进一步强化帮扶责任,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知晓率、满意度等大幅提升。继续推进全镇扶贫队伍及各村(社区)扶贫专干业务培训,通过互访等方式进行业务交流,促进扶贫队伍水平提升。继续巩固扶贫产业项目成果,关注已建成扶贫产业园的经营管理情况,确保达到预期收益,完成云里安凹民宿二期、十里长冲农耕文化体验中心、金丝皇菊扶贫产业园二期、闸山村电商扶贫仓储物流工程等扶贫项目建设,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加大镇域执法力度,提高城乡管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今年县供水集团的饮水工程已经全面启动,目前,主管网支管网施工同时进行,这项惠民工程实施,将大大提高居民饮用水的供水稳定性。供电线路改造主要完成35KV万山变电站1号主变增容,解决万山镇整体供电负荷饱和问题;通过负荷割接、线路新建以解决供电面积过大、线路重过载、卡脖子等问题;对12台贫困村配变进行增容改造,对部分台区位置不合理进行调整,切实解决用电存在问题。同时整合资源,完成敬老院提升改造和消防改造(安装)工程、灶马山公墓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深刻贯彻扫黑除恶工作要求,努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努力把万山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小镇。各位代表,初心和使命,是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折不扣执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
2025-07-08
-
【万山区招商】万山区乘“云”而上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万山区依托大数据招商引领数字经济赋能转型发展新高度,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进优质项目与资本,围绕数据产业链条深化集聚、融通和应用,强化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平台经济壮大。全区数字经济迅猛增长,现有大数据企业54家,应用场景超100个,年产值逾140亿元,为区域高质量跃升奠定基础。 一、战略布局与招商引资驱动发展新引擎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立足大数据时代机遇,早在十三五规划期间便制定系统性政策框架,将招商引资作为关键抓手。铜仁市强化服务体系,简化审批流程并出台专项支持措施,如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落户。这一举措促使一批拥有核心技术与自主品牌的企业集群形成,夯实产业根基。万山区通过数字化招商平台举办推介活动,精准对接需求,确保资源高效配置。 二、大数据产业规模化发展成果显现 万山区聚焦数据核心领域建设,以大数据产业园为载体构筑生态圈。该园作为铜仁市首个专业园区,已成功吸引50家企业签约入驻,覆盖软件、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如应用场景开发突破百个,涵盖智慧城市、金融科技等方向。企业群体以创新驱动增长,培育大数据人才超3000名,强化技术研发与转化能力。数字化平台经济因此跃升为区域支柱产业。 三、产业园区建设与融合应用双轮推进 大数据产业园的建成标志着万山区实体化战略迈出关键步伐,园区配套先进设施如云计算中心、实验室等,服务企业全周期发展。同时,深化万企融合专项行动,推动数字经济与工业制造、农业生产及旅游业等高效结合。例如,农业大数据项目实现精准种植与营销,工业领域搭建智能生产线,旅游板块开发虚拟体验应用,融合模式覆盖32家企业主体。 四、2021年经济指标与成效全面跃升 2021年,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数字经济领域取得显著突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收入10.28亿元,创税贡献6.98亿元。平台经济规模增至171亿元,新增大数据企业8家、应用场景11个,加速生态多元化。融合标杆项目如智慧工厂与数字农场成功落地,示范效应带动产业链协同。这些成就源于前期政策积累与企业创新动力协同发力。 五、综合影响与可持续发展路径展望 万山区数字经济发展已形成集聚辐射效应,推动铜仁市产业升级与就业增长。未来路径将继续强化政策扶持,拓展国际国内合作空间,深挖融合潜力以赋能实体经济韧性提升。大数据平台经济作为新动能,必将引领铜仁市乃至贵州省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再创新高。
2025-07-07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